近期天氣風雲色變,天文台於不足一周時間兩度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其中於「獅子山」襲港期間,天文台被質疑在惡劣天氣下太遲掛黑雨警告,其後預測更存在落差,導致訊息發布混亂,一日內六度更改「落波」預測,令到市民無所適從,各行各業望天打卦。
面對全城質疑天文台於「獅子山」襲港的預報系統失準,天文台台長終公開解畫,承認在預測及訊息傳遞方面不理想,會檢討及改進訊息發布,包括與教育局商討,當同時出現熱帶氣旋警告及暴雨警告現時,是否可以調整上學指引。
天有不測之風變,天文台以科學及專業為本,發出的每個警告信號,市民的生命財產攸關,亦影響各行各業的運作,我認為,天文台一直都是科學決策,今次問題在於未能做到以民為本,其中於訊息發布多次「轉口風」,未能做到一錘定音的效果,直接削弱了天文台獨有權威發布天氣預測的功能。
「快而準」是最基本要求
正所謂「經一事長一智」,雖然風季快將過去,但可以預期,未來極端天氣只會有增無減,天文台有必要全面檢視發布天氣預測訊息程序,一方面預測立場要科學為本,另一方面用字要簡潔精準;若然出現「預測不似預期」的情況,天文台應考慮以突發天氣報告方式「講清講楚」,及時對外修正,同時附加市民大眾「聽得明、睇得明」的註解,避免外界有不必要的聯想。
事實上,今次天文台訊息發布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正如特首於《施政報告》中提升管治效能部分提到,要提升政府訊息發放和對外解說能力,我認為,目前資訊爆炸年代,發布訊息「快而準」是最基本要求,若要做到有效傳達訊息至市民大眾及持份者,訊息「一個版本走天涯」已經是過時,取而代之是「度身訂造」,以大家「聽得明、睇得明」的內容為依歸,並於不同平台對外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一直詬病公務員系統存在官僚主義,「唔做唔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欠缺足夠擁有「想幹事」動力的公務員,所以,我認同政府按着「能者居之」原則,檢視現時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我相信,將最有遠見、最有能力、最有抱負的人士或公務員放在最適合的位置,既符合市民大眾期望,亦是特區政府強化行政主導,落實良政善治的應有之義。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