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日前訪港4天,與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各界人士近距離交流,並參與全港歡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大匯演等活動,令本港掀起航天科技發展的討論熱潮。香港具備稅務、法制及人才等優勢,未來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為國家航天科技建設作貢獻。
代表團抵港首天的歡迎晚宴上,我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副總設計師以及辦公室綜合計劃局局長等代表交流,專家們更親身與我分享航天員嚴格的訓練過程,下至數十門基礎理論知識,上至逾百門訓練課目考驗,每天都在扎實技術、體能和知識,時刻為登上太空做足準備。
提起祖國多年來在航天科技上的發展,我們都別有一番感慨。中國航天經歷多次飛船發射、返回任務,歷時30年時間從零開始完成「三步走」戰略任務,於2022年12月30日建成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天宮」空間站。每次的飛船升空都讓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更邁進一大步,在太空中留下一個又一個足印,既是中國航天科技成就的證明,也是背後龐大團隊多年以來付出過無數汗水的印記。
我認為是次交流活動非常難能可貴,一方面能夠加深市民對國家在航天科技發展的認識,增強對國家的認同,同時亦能藉着航天員與學生的零距離交流,培養青少年加入國家航天科技的興趣,並讓學生從中學習到航天員們堅毅不屈的意志和過硬的本領,對建立韌性以面對將來各種挑戰相當有幫助。
與國家舉辦更多青年活動
我期望香港在未來能夠更深入參與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香港所長為國家航天科技建設作貢獻。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正正能夠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匯聚一堂,以多元專業服務為國家航天工程發展出一分力。我亦期望未來政府能夠再與中國的航天科技部門合作,舉辦更多此類型活動並鼓勵香港青少年踴躍參與計劃,有望將來成為國家航天發展團體的一份子。
中國正為挑選新一批航天員作準備,據我所知在今年8月成功通過複選的候選人中,包括幾名來自香港的成員。我期待他們為大家帶來好消息,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港人進駐航天隊伍,為祖國航天事業並肩作戰。
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