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的正日子。我們經歷過非法「佔中」、「旺角暴亂」、「黑色暴亂」的動盪時期,看到了國安法「一法定香江」的重大改變,展望一法「興」香江的未來前景,實在是感觸良多。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是認真思考認識國安法實施5年來保障香港經濟運行、保障營商環境、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經驗啟示,更好地做到以高水平安全護航的「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香港盡早全面實現由治及興。
營商環境佳 別高枕無憂
《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實施,在「一國兩制」實踐進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需要總結的經驗太多,本人只是從感受最深的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營商環境,但不能高枕無憂,而需有好的安全環境保駕護航。
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一直都是全球最自由、最開放、最公平的經濟體,優勢無人能比。然而,香港社會過去多是認為自己「家底」豐厚,多講優勢忽視安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遲遲不能完成,導致回歸以來一段長時期,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上存在嚴重漏洞,以至中門大開,各種政治風波接連不斷,香港社會陷入長時間的內耗和撕裂,甚至演變成具有「顏色革命」本質的2019年「修例風波」,對香港的經濟民生造成嚴重破壞,令商界對香港前景產生憂慮。這說明沒有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香港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優勢根本難以彰顯。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的致詞指出,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實施,成為香港由亂到治的「分水嶺」,「一法安香江」,帶來了一系列全局性、變革性、根本性影響,包括香港營商環境愈來愈好、各國投資者紛至沓來。事實上,香港具有獨特優勢,但要將這些優勢更好地發揮,就需要有一個安全、穩定、確定的營商環境。香港今日能夠重回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佔世界第三,世界競爭力連續兩年上升共四位,排名重返三甲。這些成績的背後,反映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發展前景的看好,對香港營商環境的肯定,紛紛用真金白銀對香港投下信心的一票,充分顯示了《香港國安法》的定海神針作用。
保護大多數港人 也保護外國人
第二,香港國安法不只保護絕大多數香港人,也保護在香港的外國人,這對於維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至關重要。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初期,我與外國友人介紹《香港國安法》時,他們最關心的一點是國安法會否損害他們在港權益,令他們動輒得咎。當時我就指出,《香港國安法》符合國際上維護國家安全的慣例,充分平衡了國家安全和人民的權利和自由,而且有關措施不單保護香港居民各項權利與自由,亦保護了外國投資者在港的合法權益。在《香港國安法》之下,外國投資者同樣獲得更周全的保護。
國安法實施5年來的實踐印證了這一點。美國商會近日發布《2025年香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在港美企更客觀地看待香港國安法律,對香港的營商環境更有信心。
美國商會約70%至80%的會員表示國安法未影響業務,日本商會60%會員持相同看法。歐洲企業更關注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的橋樑作用,國安法的實施被視為減少政治不確定性的措施。國際投資者選擇投資地區時,不單會考慮其發展前景,社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樣是主要的考慮因素。
2024年資料亦顯示,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量增長10%,達到9960家,反映外國企業在國安法實施後對香港的信心。
維護國安不是階段性任務
第三,維護國家安全不是階段性任務,必須貫穿「一國兩制」實踐全過程,這是「一國兩制」取得全面成功的必要保證。
外界確實存在一種輿論,認為國安法的實施是階段性的事,到一定的時候應該取消。這當然是一種誤導性的錯誤言論。
夏寶龍主任強調,必須把維護國安貫穿「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清楚表明了中央的態度。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現在香港實現由亂到治了,但絕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國安才能港安,國安才能家安。只有堅定不移維護國家安全,才能保障全面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