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5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提出兩大主軸、一大重點、八大範疇,合共100項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議,涵蓋工商、金融、創科、房屋等議題。經民聯立法會議員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建議書以「抗疫紓困,重振經濟」為主軸,重點建議特區政府牽頭推出大規模「抗疫發展債券」計劃,協助各類防疫抗疫開支,以及支援各行各業、推動疫後復甦籌集資金,助香港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與司長會面的包括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張華峰、梁美芬、吳永嘉和經民聯秘書長石禮謙。林建岳博士向陳司長表示,特區政府在過去一年先後推出四輪防疫抗疫基金和其他紓困措施,經民聯明白政府面對財政儲備減少的問題,但仍須有適當投入,以達到在疫情下「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目標。聯盟一方面期望特區政府加大對市民及各行各業的紓困力度,提供更精準的支援;另一方面以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依託,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開拓更大的機遇。他建議政府推出「抗疫發展債券計劃」,並強化對貿發局「GoGBA」一站式服務平台的財政和行政支援,設立「電子商貿支援計劃」,為有意設立電子商貿平台的中小企提供恆常資助。為助港商把握「雙循環」機遇,聯盟建議特區政府加強協助企業推動「出口轉內銷」和發展大灣區品牌,如增加貿發局在內地舉行展覽會和路演的次數,在更多內地網上平台設立「香港設計廊」等。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希望財政司司長不要對必要的措施「手緊」,以滿足社會所需為重,例如在推動大灣區創科發展方面,他建議特區政府增撥資源,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建議加快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加快推動兩地專業資格互認。在推動城市發展方面,他促請特區政府設立50億元智慧城市專項基金,加快落實《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項目,加快《鐵路發展策略2014》落實進度和未來鐵路規劃,並推動鐵路周邊地區的發展。他又建議增撥資源優化工程流程處理,並以工程界等專業界別為試點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另外,他建議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智方便」平台與大灣區內相關個人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為港人在內地生活帶來便利。在青年發展方面,他建議設立10億元「青年專業發展基金」,為僱主提供僱員薪金津貼,幫助青年人進修及考取專業資格,鼓勵他們聘請這些具專業資格的青年人。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表示,政府在過去一年多番「落水」,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救命錢」,一方面要應付財政緊絀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要振興經濟改善民生。所以,經民聯建議政府推出大規模「抗疫發展債券計劃」,協助各類防疫抗疫開支及推動疫後復甦的項目籌集資金。扶助中小企方面,他建議政府推出升級版「中小企免息貸款計劃」,調高「百分百擔保安排」貸款額至800萬元,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至2022年3月;延長寬免/補貼水、電、排污費用和各類政府收費,「特事特辦」提供半年租金和差餉津貼等。為支援旅遊會展業發展,政府應爭取豁免接種新冠疫苗市民往返內地的檢疫安排,並資助旅遊業、會展業、零售業和食肆進行快速新冠病毒測試,同時優化「會展業資助計劃」的比例和上限,協助業界經營盡快復甦。另外,林健鋒建議暫緩來年的暫繳稅、寬減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100%,上限4萬元;同時調升現有各類免稅額,以及寬減差餉,減輕市民生活負擔。另外,經民聯亦建議容許僱主和僱員停供強積金6個月,增加他們的現金流。
代表金融服務界的經民聯副主席張華峰表示,他向司長提交一份業界反對調高股票印花稅的意見書:「現階段對證券交易作任何的加稅都不合時宜!美國不斷出招打擊香港金融市場,市場變得不穩定,此時再加稅將增添對股市的壓力,無形中迎合美方打擊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意圖。」他表示,不少企業經營受到疫情衝擊,促請港交所暫緩收緊上市公司首次招股的營業額及盈利要求,以免在疫情之下影響企業上市集資,進一步打擊金融服務業。他亦建議政府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加強「互聯互通」,「能夠真正打開一道門」,讓券商在大灣區落地,設立辦事處拓展客源。
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經民聯副主席梁美芬就促請政府推行全民強制檢測,並配合疫苗推廣,讓已接種疫苗人士抵港離港均豁免14日隔離,逐步恢復通關。她建議特區政府重啟興建傳染病大樓,以及在現有重建或新建醫院中加入更多負壓病房及病床,更應加強公私營協作計劃,將非緊急服務和部分合適的公立醫院病人分流到私家醫院接受診治。民生方面,她要求將港鐵八折的優惠延長至明年三月,並盡快落實將2元票價優惠的受惠年齡由65歲下降至60歲。至於銀髮族方面,政府應該持續完善「中高齡就業計劃」,並且增設「銀髮創業基金」,更可以配合大灣區發展規劃,擴闊發展空間。在教育和青年發展方面,她希望政府可以在推動大灣區青年就業方面再「加碼」,讓青年全方位認識國家。
經民聯副主席劉業強表示,聯盟建議特區政府盡早確立長遠創科土地規劃,包括盡快推出香園圍口岸附近工業邨的使用方案,同時建議政府撥款設立創新及科技學院,集中培訓創科產業的人才,並加強對醫療科技公司的財政支援。發展棕地方面,經民聯已多次提出政府應加強與各持份者的溝通,確保重置安排符合業界所需,同時設立一個具高透明度的機制,對持份者作出合理賠償或搬遷。他建議政府盡快就整合棕地作業進行詳細規劃,做好配套,釋放棕地發展潛力。鄉郊發展方面,不少具發展綠色旅遊潛力的偏遠鄉村,配套嚴重不足。他促請特區政府成立一個50億元專項基金,由單一政府部門負責統籌,全面優化鄉郊管理及發展,同時盡快落實《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下智慧鄉郊的各項措施。
支援出口廠商方面,代表廠商的經民聯副主席吳永嘉提出優化BUD專項基金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再度調升兩項基金的資助上限。對於不少中小廠家出口貨物卻未能收回款項,抵押品被沒收,甚至面臨倒閉危機,他建議政府優化出口信用保險,增加保單信用限額、擴大承保市場等,協助廠商應對外圍挑戰。此外,檢測認證業在疫情下有龐大的發展空間,他建議政府加強支援私營檢測認證中心與初創企業合作,並設立研發配對平台,提供財政誘因及簡化行政程序,鼓勵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推動再工業化方面,經民聯已多次建議政府制訂具前瞻性、全盤的再工業化政策藍圖,提出落實建議,包括優化和放寬「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將資助比例放寬至1:1、進一步放寬本地和智能生產等限制等。
經民聯秘書長石禮謙就促請政府撤回樓市「辣招」,或者局部減辣,例如將「撤辣」擴展至普通港人較難負擔的住宅物業,再因應市場情況作下一步決定。他又建議政府進一步提高住宅和工商鋪的按揭成數,減輕中產負擔之餘,讓有需要購置物業作營商用途的企業可以降低成本,方便企業出售物業套現,釋放企業銀根。石禮謙強調,目前社會因疫情而信心不足,呼籲財爺要在逆境中應使則使,於《預算案》推出鼓勵市民消費、提振經濟的措施,為港人帶來希望。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在一般收入帳目以外還有八個基金作為財政儲備的一部分,政府應該用得其所,撥出部分應對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社會所需,待經濟好轉時才重新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