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公布全國「兩會」提案建議
逾20提案涉78措施
力拓「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機遇

經民聯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介紹聯盟將提交予全國「兩會」的20多項提 案和建議,幫助香港抓緊「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新機遇。

全國「兩會」即將於北京召開,經民聯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今日(2月27日)公布聯盟今年將提交予「兩會」的20多項提案和建議。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是香港當前面臨的兩大新機遇,如何因應國家發展所需,發揮香港所長,尋找增長空間至關重要。經民聯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經過收集各界意見和調研,今年提出的二十多項提案和建議涵蓋78多項具體措施(詳見附件),重點圍繞上述兩大國家新政,就如何發揮香港在金融、基建、航運、文化及旅遊等方面的既有優勢,促進兩地人員和產業互聯互通、惠及港人北上就業創業提出一系列建議。

 

出席今日記者會的經民聯成員包括全國政協委員林建岳博士、盧偉國博士、林健鋒先生、張華峰先生,以及全國人大代表張俊勇先生、洪為民博士及陳亨利博士。

 

對於香港如何把握機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經民聯提交「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合作 打造世界級旅遊區」、「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合作 落實港澳文創企業『國民待遇』」兩項與旅遊及文化有關的提案,冀善用香港開放和國際化的優勢,帶動大灣區文化娛樂產業和旅遊合作發展。

 

大灣區產業合作方面,聯盟提出「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 加強國際商貿合作」和「發揮香港資產管理優勢 配合大灣區投融資需要」,建議利用香港金融商貿平台,促進大灣區企業融資,助力企業「走出去」。聯盟又建議「善用香港專業服務優勢 全面帶動大灣區服務業發展」,做大做強大灣區的服務業。創科發展方面,聯盟提出「深化香港與內地創新科技合作」、「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產業發展」及「建設香港國際數據安全港」提案及建議,充份利用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優勢,推動大灣區創科發展。

 

大灣區交通基建及互聯互通方面,聯盟提交「推動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共建世界級航運航空樞紐」、「加強粵港澳三地跨境交通基建」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優化配套措施促進人員交流」三項提案,將大灣區建設成國際航運、航空樞紐,以進一步帶動大灣區的國際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鼓勵港人在大灣區尋找發展機遇。

 

為促進大灣區金融合作,聯盟建議推動香港更多與人民幣相關的金融科技產品,建設大灣區跨境電子支付系統,並善用大灣區的「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功能,強化香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角色。又建議設立一個追踪 A 股變動的股指期貨,以豐富本港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進一步增強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為方便人才流通,聯盟建議「完善便利港人內地發展措施 推動香港青年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容許就業人士公積金及保險在大灣區自由流動」及「優化簽註制度 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通行證」,助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

 

就如何把握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機遇,聯盟建議國家支持民間商會發展,發揮香港商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又建議在香港設立「一帶一路」仲裁中心、將香港打造成「亞投行」主要營運中心及利用香港作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引路人」,為香港開拓新機遇,並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發展,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為提升在內地經營的港企競爭力,經民聯其中一個提案建議國家在環保方面調整整頓工廠的步伐,以保持區內生產鏈的穩定性,並加強對企業推行環保的財務支援;又建議在大灣區加強香港青年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推動憲法和基本法走入企業、學校及社區推廣,打造「灣區青年命運共同體」。

 

經民聯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摘要

 

梁君彥、林健鋒政協委員聯合提案:

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優化配套措施促進人員交流

  • 在稅務政策上作出配合,實施經民聯已經建議多年的邊境稅務通勤條例,邊境通勤人士只需繳納居住地區的稅款。
  • 建議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方式設立區內專業資格互認制度,為區內提供更多有助大灣區專業服務發展的專業人才。
  • 建議取消大灣區內長途電話費用及數據漫遊費用,實現三地電信網絡連通及同城化,真正實現互聯互通。

 

林建岳政協委員提案:

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合作 打造世界級旅遊區

  • 善用香港開放國際化優勢,帶動大灣區的旅遊合作發展。
  • 推動大灣區旅遊一體化,打造香港成為「一程多站」起始站。
  • 加強郵輪旅遊合作,發揮香港作為大灣區郵輪旅遊樞紐平台的作用。
  • 確立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旅遊研究中心、旅遊人才培訓和教育基地。
  • 建議在中央主管部門的協調下,建立大灣區旅遊發展統籌機制,確立大灣區「全域旅遊」戰略。

二、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合作 落實港澳文創企業「國民待遇」

  • 為港澳影視、演藝、娛樂業務進入大灣區提供政策扶持,讓港澳文創企業在大灣區內享受「國民待遇」。
  • 在融資、信用評級、設立創意產業基金等方面,推出更多支持文創產業的政策。
  • 大力拆除大灣區人才往還和服務貿易壁壘,營造孵化文化產業的有利環境,包括降低港企准入限制、便利兩地人員往來及解決雙重徵稅問題。
  • 善用河套「港深創科園」,推動文創企業與科技有機融合。

三、發揮民間商會力量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中央從「一帶一路」建設總體佈局層面,重視發揮商會,特別是香港的商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特殊作用。
  • 推動有關部委與民間商會「對接」,組建「共商共建共用」民間平台。
  • 支持商會建立「一帶一路」華資分布大數據庫。
  • 支持商會開展「一帶一路」研究,為華資企業提供智力支援。

 

梁君彥政協委員提案:

一、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 加強國際商貿合作

  • 借鑒國際灣區成功經驗,以產業族群思維推動一體化,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推動大灣區各城市政府的跨境合作,加強大灣區的統一監管協調力度。
  • 實現區域交通聯通,構建「海絲」港口聯盟,拓展網購及電商國際業務,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市場特別是亞太區的物流聯繫。
  • 利用香港金融商貿平台,促進大灣區企業融資,助力企業「走出去」。

二、深化香港與內地創新科技合作

  • 建立合作機制,制定發展規劃,搭建國際平台,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善用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在大灣區創新科技方面的帶動作用,推出政策優惠和便利措施,深化兩地創科產業合作。
  • 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協助內地創科企業於資本市場集資。
  • 鼓勵兩地青少年投身創科產業。
  •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內地創科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善用香港的國際化平台作為「走出去」跳板。

三、改善環保表現  提升企業競爭力

  • 建議調整整頓步伐,保持區內生產鏈的穩定性。
  • 建議國家以科學方式處理環境保護問題。
  • 建議加強對企業推行環保的財務支援。
  • 加強環保教育和宣傳。

 

盧偉國政協委員提案:

一、在香港設立「一帶一路」仲裁中心

  • 推動香港與內地主要仲裁機構合作,以香港為基地組建新的仲裁機構,作為處理「一帶一路」相關經貿爭議的仲裁中心。
  • 善用香港經驗,建設「一帶一路」的仲裁體系。
  • 制訂包括仲裁條款在內、適用於「一帶一路」各種不同工程項目的格式合同條款。
  • 內地與香港合作制定通用仲裁規則及具有競爭力的統一收費標準。
  • 引進國際仲裁機構,培育仲裁專才,提升仲裁服務水平。

 

林健鋒委員提案:

一、推動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共建世界級航運航空樞紐

  • 參考其他國際著名灣區的成功經驗,成立類似交通管理局的統籌協調機構,協調各城市交通設施的定位、功能和交通基建的發展。
  • 開放海運航權,吸引全球企業開設航線。
  • 優化關口通關安排,為建成航運航空樞紐創造無縫連接的條件。
  • 從中央層面進行統籌協調,構建錯位發展、良性競爭的航運、航空樞紐系統。

二、發揮香港資產管理優勢 配合大灣區投融資需要

  • 在國家的支持下,以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為基礎,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一體化平台。
  • 開發更多互聯互通投融資渠道,支持香港的資產管理業配合大灣區發展。
  • 在國家的支持下,推出政策措施,鼓勵大灣區企業在香港設立財資中心。
  • 鼓勵香港廠商和國際資產管理人才「走進去」。

 

張華峰政協委員提案:

一、優化及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互聯互通

  • 設立一個追踪A股變動的股指期貨,以豐富本港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同時進一步增強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 容許香港中小型證券商在內地經營「港股通」業務。
  • 建議把「滬港通」每日交易額上限取消。
  • 進一步為內地和香港的互聯互通項目擴容,短期內實行「債券通」南向通。
  • 在互聯互通機制下設立「新股通」,豐富香港新股市場投資者廣度。

二、將香港打造成「亞投行」主要營運中心

  • 建議港府組建亞投行香港營運中心。
  • 將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人民幣發債平臺。
  • 將香港建設成亞投行的金融交流平台。

三、把握大灣區金融發展機遇 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 推動香港更多與人民幣相關的金融科技產品,建設大灣區跨境電子支付系統。
  • 善用大灣區的「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功能,強化香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角色。

 

劉業強政協委員提案:

一、善用香港專業服務優勢 全面帶動大灣區服務業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需進一步降低准入門檻,疏通香港服務業通往大灣區的路徑,全面帶動大灣區服務業的發展。
  • 借鑑香港專業服務管理經驗,提供政策便利,鼓勵香港專業界參與提升大灣區服務業管治水平。
  • 建議廣東降低准入門檻,方便香港志願社福機構進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社會中介服務發展。
  • 引進香港專才,鼓勵香港著名大專院校落戶大灣區,充實大灣區專業服務人才庫。

二、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作用,推動大灣區金融科技的發展。
  • 充分利用河套地區,推出優惠政策,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示範區。
  • 爭取在國家支持下,集中粵港澳三地高校的優勢資源,在大灣區設立專門性大學。
  • 設立大灣區科技創新委員會,打造科技創新走廊。
  • 在大灣區搭建國際創新平台,對接國際創新資源。

 

張俊勇人大代表建議:

一、加強香港青年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宣傳

  • 創新和實踐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推廣新模式。
  • 整合大灣區理論和實踐資源,打造「灣區青年命運共同體」。
  • 發起「千企百校十八區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推廣」活動,推動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推廣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

二、完善便利港人內地發展措施 推動香港青年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運用最新科技手段,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資訊化管理。
  • 發揮區塊鏈應用的優勢,助力香港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 完善便利香港青年在內地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的具體措施,吸引更多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建設。

 

洪為民人大代表建議:

一、大灣區發展四大建議

  • 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領導委員會及半官方協調機構,統籌大灣區發展及決策。
  • 加強粵港澳三地的跨境交通基建,完善大灣區運輸系統。
  • 優化簽註制度,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通行證及港澳居民內地身份證,方便人才流通。
  • 容許就業人士的公積金、保險等在大灣區內自由流動,為跨境就業人士提供便利。

二、建設香港國際數據安全港

  • 發揮香港基建及地理優勢,推動香港成為數據安全港。
  • 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城市,有很好的私隱保護,與歐盟接軌,建議在涉及中國公民的數據、脫除敏感資料後放在香港。

 

陳亨利人大代表建議:

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產業發展

  • 在大灣區投資設立的港資企業享受「內資企業」同等待遇。
  • 設立大灣區服務中心,協助港企了解政策、有需要時協助申請資助。

二、利用香港作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引路人」

  • 鼓勵在「一帶一路」營運的中港企業,尤其是國家或絲路基金支持的企業,做好「企業公民」。
  • 香港慈善團體在外地推動慈善項目的經驗十分豐富,在協助中港企業走出去及並融入當地社會,可擔任「引路人」角色。
  • 建議這些企業研究和香港慈善團體合作,推動慈善項目,提升國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