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活學中國歷史 不要為行而行(黃進達) – 評論文章

要認識國情,要對中國歷史有最深刻的體悟,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親身到中華大地走走看看。通關後 ,旅遊業界陸續恢復正常的出團安排,2月17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同青年發展委員會發出文件,推出「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和「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到內地及海外的青年交流項目,意味着香港教育界可以通過遊學交流的方式,增廣學生見聞。

要實現讓學生通過交流團學習國家與世界情況的意願,正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行萬里路」的文化沉浸,所學習到的知識,會比「讀萬卷書」深刻得多;不過,如果「行萬里路」變成「為行而行」,就會失去「為學習而行」的本質。

民間機構主導行程設計

得到政府與民間機構的協作,較之上一世代的學子,今日的學生所能獲得的出遊補貼與資源明顯更豐富。如果有心,一個暑假出行兩至三次都不是問題。事實上,交流可作雙線並行,主辦機構、聯絡機構深度交流。比如考察重點企業、先進的網絡企業,或進入航天科技、深海探索等國家領先的科研區域,邀請當地前線工作者進行交流,並參與實習,或是在個別行程中安排服務式學習,這些都是難能可貴,再多的金錢都買不到的深度體驗。主辦方和旅行社應有良好分工,旅行社的角色應該協助團務執行,安排交通、住宿,以及協助項目於當地的實踐。

緊抓民心相通促進交流

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學生們可以輕鬆、有系統地尋找到外遊世界的經驗,青年外遊亦變得愈來愈方便,因此原有的交流團模式,對現今青年學生的吸引程度愈來愈低。因此,交流團模式必須因時進步,不單止要改變交流焦點,使其不再著重於景點遊覽,更應推動參加者與當地人的連繫,使其謹記於心、流連忘返,才能達到民心相通,深度認識國情、文化、歷史的效果。

近日沸沸揚揚的高中中史科必修議題,有議員建議將部分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的學習元素融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遊學團方式學習國史是向來已有的安排,如能略作優化,相信對參加遊學團的青年學生而言,其體驗必定會更為豐富。筆者進一步建議教育界在安排遊學交流的時候,多作綜合考慮,切忌流於單純的價低者得。

籌辦遊學團要設立項目標準

籌辦遊學團與一般個人遊大不相同,主事者需兼顧不同風險,遊學項目更要重視質素。過去交流團「以價取人」忽略質素,情況恆河沙數,更甚有旅行社為爭取中標,報價價錢太低以致交流團爛尾收場。現時教育界由教師兼管行政的情況常見,當中包括處理投標與報價時,部分由正統師訓直入學校執教的老師,未必有足夠的能力處理,需要社會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協助,或以更友善與透明的程序讓其有跡可循,比如每一分項設立KPI,餐標、房間標準、行程的含金量、交流預期成果,如果都有指引,就可以一步步保證交流成效。如果能進一步設立溝通平台,讓學界與旅遊業界交流,雙方坦誠分享,也有利學校貨比三家,平衡考慮,促使學校找到合適的旅行社,即可在行政程序中解決一直尾大不掉的問題。

原文刊於 : https://bit.ly/3ICCO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