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河套規劃 耳目一新(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的重要發展引擎,其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香港創科發展的橋頭堡。政府剛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為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制訂清晰策略、方向和時間表。我期望政府能夠深化和細化相關產業的布局,積極吸引企業進駐,將香港園區打造成為創新科技產業的「超級基地」。

河套香港園區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角色,為香港與內地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機會。按照《綱要》,政府將會以兩個5年期推進香港園區發展,目標是在2030年深港園區形成協同機制,2035年形成「全面發展格局」。

《綱要》有助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巿的科技深度融合,為香港科研發展打下重要基礎,進一步鞏固香港的科研優勢。

其中在人才流動方面,《綱要》提出實施「無感通關」模式,並建設跨河行人橋樑直接連接兩個園區。有關措施大大縮短兩地科研人員的通勤時間,促進人才流動,為科研合作提供極大方便,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隨着香港園區首批大樓於年底陸續落成,園區明年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下一步工作應聚焦於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頂尖企業和人才進駐。政府應主動出擊,盡快拿出具體規劃藍圖,以嶄新的政商合作模式,以及令人眼前一亮的土地和稅務優惠措施,吸引國際頂尖實驗室或企業落戶。「機會不等人」,政府亦需要加快各項審批程序,協助企業拆牆鬆綁,促進創新項目和產品落地。

政府亦應爭取在園區內設立最高級別的「國家實驗室」,吸引更多全國重點實驗室進駐。有了科研「國家隊」的支持,加上用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優勢,必定能夠壯大河套的創科生態圈,吸引國際企業、人才和資金,將香港園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目前河套香港園的生活配套仍有待完善,政府宜快馬加鞭,讓準備進駐園區的人員,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不用擔心,例如是否有足夠住屋選擇?商店及食肆數目是否足夠?

此外,連接香港園的交通基建必須加快建設,特別是北環線主線和支線,務求做到基建先行、創造容量,讓香港園區以至北部都會區盡快與深圳園區對接,令整個創新科技地帶有更清晰、完整的布局。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