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李鄭屋漢墓的啟示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文化的影響力超越時空、不分國界,不同國家之間嘅文化交流,不同文明之間嘅互相溝通,係當今世界發展嘅大潮流。

上星期六,由香港文化產業聯會總會(文聯會)與香港絲路文化協會聯合主辦嘅「一帶一路系列:古絲路文化研討會」,喺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我哋邀請到多位學者同專家,包括來自巴基斯坦的賽義德參議員(Senator Mushahid Hussain Syed)、北京清華大學的李希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金玟求教授,以及余浩然、梁曉新、李宗鴻,佢哋分別以政治、歷史、藝術等不同角度,去詮釋絲綢之路文化,以及「一帶一路」發展。

對於絲綢之路呢個concept,有啲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講到文化交流,相信大家一定唔會陌生。香港係一個中西共融、兩文三語、自由開放嘅國際都會,我哋有本土嘅電影、音樂、出版、設計等文化產業,同樣亦有大量來自外國嘅文化產品,不同文化嘅匯聚,為我哋帶嚟更加多姿多采嘅生活。香港可以話係東西方文化交流嘅重要窗口之一。就好似位於深水埗嘅李鄭屋漢墓,相信不少朋友都去過,金玟求教授演講中話,古墓中穹頂結構的靈感原來係來自波斯,呢個對研究古絲路文化有重要意義。

巴基斯坦係「一帶一路」沿線重要一站,講到推廣巴國經濟文化,賽義德參議員絕對係個top sales。佢話中巴友誼源遠流長,巴基斯坦最近建成嘅瓜達爾港,係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港口,為中國開通咗一條新航路。佢以深圳作比喻,話瓜達爾港將會成為巴國經濟特區,更建議港商要把握商機,組團去考察吓。

「一帶一路」連接不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希望促進區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香港作為金融貿易中心和航運樞紐,有優秀嘅人才,以及連接內地與國際嘅經貿網絡,面對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如果我哋可以把握機遇、充份發揮香港嘅獨特優勢,相信可以打造出「一帶一路」下,最理想嘅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推動本港文化產業發展再創高峰。

(刊於 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