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部分港人選擇移民外地,在後疫情復常階段亦有不少人返回內地探親或居住,當中亦有不少原本居於內地的港人,在開關後選擇返回內地長住,本港人口分布及結構近年面對不少轉變及挑戰。根據特區政府最新數字,2022年本港人口約為733萬人,較2021年減少約6.8萬,按年減少0.9%,亦是連續第三年錄得跌幅。
至於人口結構方面,人口高齡化現象持續,人口年齡中位數由1991年的31.6歲,上升至2021年的46.3歲。人口出生率下降加上移民流失的多為20至40歲的年輕工作群,相信未來人口年齡中位數會繼續上升。
隨着政府大力推行大灣區發展,相信有更多年輕上班族會選擇到內地發展及居住,加上內地與香港跨境婚姻有上升趨勢,較便宜的居住成本亦吸引退休人士選擇到內地居住,特區政府有必要評估人口流動對本港勞動人口及人口結構所造成的影響,以至對社會福利、安老服務和醫療服務需求的改變作中長期評估,而因人口結構改變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亦需要關注及處理。
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支援「留港長者」
有機構近日就長者精神健康所作的調查發現,接近8成的子女移民「留港長者」社交孤立情況屬高風險,較沒有子女移民的長者高出三分一,近7成人更有抑鬱傾向,情況令人關注。事實上,長者一般社交支持較薄弱,若缺乏子女在港照顧,在面對疾病時有可能會諱疾忌醫,單獨面對治療時亦有機會影響治療依從性,甚至放棄治療;老邁的病人獨居在家,亦構成家居安全隱患,而孤獨長者的情緒隱患亦不容忽視。
因此,對於這些長者來說,如果子女在移民前能三思,考慮帶同父母到外地一同生活,或至少未雨綢繆,及早為父母建立社區網絡及支援,建立鄰里支援網絡,以及善用資訊科技,協助長者更好適應留港獨居生活,至少可減低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當局亦須加大長者精神健康服務,或透過不同地區組織協助,為長者提供社會網絡及支援。
至於一些經常往返內地的退休人士,隨着內地醫療水平顯著改善,以及「醫養結合」和內地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有更多香港長者會考慮到大灣區求醫,特區政府有需要推廣更多內地醫療機構可使用醫療券。由於兩地交往頻繁,本港在評估各項服務供應時,亦應配合大灣區所提供的資源一併考慮;對於一些本港較缺乏的資源,當局更應主動向內地尋求協助,避免造成資源重疊或浪費。
適當調控人才流動 免缺人惡化
除了工作人口顯著減少,各行業也出現人才短缺,當局在去年施政報告已清楚表明要搶人才,提供更強誘因吸引海外港人或其他人士來港填補空缺,最近醫管局高層更高調地到英國招才,雖然成效仍未樂觀,但可見特區政府求才若渴的決心。一方面,本港各行各業均缺人手,另一方面大灣區則以極吸引的待遇及配套搶人才,此消彼長下或令本港人才荒更嚴峻,特區政府有需要策略性地適當調控人才流動。
至於年輕一代,由於出生率下降及移民潮的影響,適齡學童數目已呈下跌趨勢,不少學校面臨「殺校」壓力,教育局應乘機更大力推行小班教學,提升師生比例。根據2022/23學年的數據,整體中學及小學的師生比例已分別提升至1:10.9及1:12,比其他已發展經濟體優勝。教育局亦應策略性整合資源,積極與不同辦學團體商討及規劃學校發展方案,包括考慮停辦長期收生不足的學校,合併或重置到有新學位需求的地區,以盡量減少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帶來的衝擊,並善用公共資源,確保教育質素。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50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