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半香港以從嚴方式應對新冠疫情,有統計1069天直到近日緊隨國家放寬防疫安排步伐,市民終於盼到實際意義上的通關。值近歲晚,兩地防疫政策大幅鬆綁,不少港人歸心似箭,公務出差、回鄉探親、北上旅遊等等皆有之,兩地四個口岸將以這個農曆新年作為運力測試,為全面復常打好基礎。
普羅市民生活習慣改變
在復常路上,我們明白不能回到新冠爆發前的時空,香港社會要清楚認識疫情已對所有行業與市民生活習慣產生質的轉變。有說廿一天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比如減少外出頻率就是一種行為改變,香港社會大眾在疫下全面接受電子工具支付及網購服務,改變了原本的消費習慣,出門在外的消費行為轉向宅內也可以消費的模式。但有趣的是,當疫情逐漸趨緩,原本被迫轉型的行為似乎成為了習慣,已經回不去了。
說到出外旅行,香港人的積極程度也算世界知名。以往生活壓力大,所以香港人每逢假日都習慣以外遊慰藉自己的心靈,放飛自我。但過去三年無法出外叉電,現下陸續開放通關,相信市民自由外遊與外出用餐時,將更樂意使用電子支付平台與工具,習慣無卡支付。
出行透氣重投健康生活
部份市民確診後出現「長新冠」症狀,在社會經濟層面亦有不少行業正面對新冠後遺症。過去市民經歷過限聚、強制隔離、防疫物資短缺、減少外出的情況,即使不言於口,始終已對社會大眾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疫情中令個人與社會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長時間在家工作和學習的生活模式,亦造成被孤立的錯覺。疫情對於全港學生學習進度大受影響,本港兒童的飲食、睡眠、運動、打機習慣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線失守,導致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的比率急增。此外,面對返校復課,不少學童亦未能適應,表現抗拒。
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兒童減少了進行戶外運動,六成兒童則減少進行課餘活動。筆者認為,兔年伊始沖喜,市民帶同子女出遊暫離壓力源,在全新的環境資訊中開辟一些新的看法一些新的興趣,有助重整情緒與生活。累積旅行的經驗亦有助豐富人生閱歷,市民亦可藉此重拾掌控感和「正常過日子」的安穩感。
如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離港,筆者亦建議市民多參與本地文、體、旅盛事。近期,旅發局將於年廿八起推出新春活動,在四個沿海濱地點,設置「福兔」大型裝置供市民打卡,替代以往農曆新年舉行的國際花車巡遊。三月份更是大月份,本港將會舉行Clockenflap音樂會、Art Basel藝術展覽會,以及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保護好自己,多出門走走,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總是好事。
為此,筆者亦建議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派派「利是」,支持本地旅遊服務業積極投入,產生槓桿效應。亦為對疫下受影響嚴重的旅遊與服務業對症施藥,使從業者盡快歸隊,領頭參與到文化、體育、旅遊盛事當中。
虎辭勝歲,兔躍新程。希望香港在癸卯兔年「跳跳紮」,做出由治及興的良好成果。謹祝各位萬事順遂,身體健康。
原文刊於 : https://bit.ly/3ZIi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