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教育經費要加碼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講到教育投入,政府官員經常不忘提醒教育經費佔政府整體開支的比例。在剛公布的《施政報告》,特首梁振英再次強調「教育經費佔政府整體開支約五分之一,是各個政策範疇之冠」。言下之意,特區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似乎已「做得好好」,或者沒有太多的改善空間。

量度教育投入需要一把尺,但是特區政府這把尺顯然已不合時宜,不夠全面。準確地說,世界上通常以教育開支佔GDP(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值,來反映社會對教育的整體投入程度。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成員國的公共教育開支佔GDP平均有百分之五點四。即使計算G20的發展中國家,平均值也有百分之四點六。反觀香港,教育開支仍只佔GDP的百分之三點六一,連發展中國家也追不上,排名低至一百二十八,位處下游,及不上另三條小龍,比印尼還稍低,與美國的百分之五點三、丹麥的百分之八點三等等相比,更是遠遠不及。

休養生息非放軟手腳

即使是特區政府一直「引以為榮」的教育開支,佔公共開支的比例,情況也是每況愈下。數據顯示,回歸初期,教育開支還可維持在公共開支的兩成以上,但近年來卻不斷萎縮,已由○九年開始已跌破兩成至一成九, 一一年的預算更滑落至百分之十七點五,創歷年新低。

教育不是消費,是一項長遠投資。特區政府不但要提高教育經費佔公共開支的比例,更加需要從長遠而全面的角度,審視未來的教育投入。

反觀今年的《施政報告》,政府認為「教育政策應進入鞏固期,不作重大的政策改變,讓持份者休養生息」。筆者同意歷經教改的「折騰」,政府不應再有大動作,但這並不代表政府可以放軟手腳。「休養生息」的原意,不是政府減少對教育投入,而是要保持教育政策的連貫性及可持續發展,讓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等持份者,共享教育成果。

那邊廂,雙非及跨境童「攻陷」北區小學,學額緊張;這邊廂,有逾百年歷史的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因為收生不理想決定停辦。面對有些地區學生人數飆升,有些地區學生人數驟減,究竟是否因此匆匆「殺校」,抑或濫開學校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政府必須為教育界「止血」,當務之急是保住學校、保留教師,不要讓好的學校無疾而終、讓有經驗的教師提早退場。

具體而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資還有很多要做。幼兒教育需要投資,副學士銜接課程需要投資,以至中學「通識科津貼」的恒常化需要投資。只有政府確保教育的充足經費,才能保證教育質素。

中學通識科苦了師生

關於教育質素,筆者特別要提一提中學的通識科。通識科的問題在於課程設計和推行手法操之過急,配套和師資不足、條件未成熟時強推這個科目,實際上是把教育界推向風口浪尖,不僅害苦了學生,也難為了老師。因為通識是必考科目,成績影響學生入大學,不少學校講授通識是「交功課」式。假若推行通識科的目的真如當局所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考、實現全人教育,那最重要的就是引發同學的興趣和投入,而非設定成強制修讀、強行考試,令莘莘學子談之色變。

學習要放鬆,方會更成功。通識科與數理化中英文科不同,實不應以「必修、必考、必計」等形式進行。筆者希望政府認真檢討,讓通識科成為老師、同學、家長共同珍惜的科目!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