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抗疫要同心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世衞已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金融市場近日大幅波動,加上石油價格急挫,令各地股市動盪。這次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已經令全球多國經濟受挫,有國家迅速推出救市措施應對。

至於香港,疫情暫時算穩定下來,政府亦已擴大檢疫令曾到訪過地區的範圍,加強監測。不過世界各地個案激增,單單限制個別地區會否仍有漏網之魚呢?政府應積極與專家討論,以事實和科學為基礎,進一步加強防疫工作。

隨着本地逐漸復工,食肆和商鋪的生意較之前略有起色,但經營環境仍然嚴竣。市民開始適應新的生活模式,但仍然要提高警覺,注重衞生,對疫症絕不能掉以輕心。雖然國家抗疫形勢好轉,但全球大流行和金融動盪的衝擊,許多企業和市民未必能長時間支撐得住。

「一鍵派錢、即時過戶」

特區政府的抗疫支援措施必須加快,讓錢更快派到市民和商戶的手上。同時,除了應考慮擴大支援範圍之外,政府更應預早制定方案,急市民所急,以便日後如有需要,可以做到「一鍵派錢、即時過戶」的效果。

各國的抗疫表現,也值得我們反思。在極端政治化的環境,民間社會對特區政府的抗疫措施諸多批評,甚至阻撓防疫工作。如今對比之下,政府的處理手法或未盡如人意,但亦能做到有理有節,平衡保障市民健康和維持社會運作的需要。再看外地政府,有些全無章法,檢測流程混亂,防護物資不足,民眾甚至醫護人員缺乏警覺。連一向被視為較先進的國家尚且如此,再看當日民間對特區政府的部分要求,是否不切實際呢?

同心抗疫不是一句口號,是關乎市民健康生死、也關乎家庭生計的大事。黑暴政客在這關鍵時刻,仍要搗亂、縱火、製造炸彈,甚至仍有泛民政客到美國,要求經濟制裁香港。美國應對疫情尚且自顧不下,還要處理金融和石油危機,對制裁要求反應冷淡,這是顯然易見的道理。

疫情威脅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復甦之路更將漫長,現時市民健康受威脅,生計受影響,企業苦苦支撐,祈求大家不要再對民生經濟落井下石,應當實事求是,同心合力,盡快渡過這一難關。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