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抓緊光陰提升競爭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以「競爭力」為主題,藉客觀的理據及推測對市民作出警示。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政府開支將會超過收入,最快可能在七年後開始出現結構性赤字。政府入不敷支,勢必會影響到香港的營商環境及民生需要,不利經濟發展,亦會削弱本港競爭力。然而,社會期待政府有更大承擔,故此我們只有繼續創造財富,才能有足夠的財政收入維持香港人的生活水平。

支援中小企發展

今年《預算案》繼續支持本港重要產業的發展,為貿易、物流、金融、旅遊業等支柱產業帶來新措施,例如檢討《稅務條例》內的扣稅安排,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使用香港的資產管理服務,推出更多土地興建酒店、商業樓宇及物流中心,以及加快粵港澳貿易自由化等。繼續鞏固實力,發揮香港的競爭優勢,是正確的方向,工商界均認同。

本港超過九成企業是中小企,聘用逾百萬的僱員,中小企的蓬勃發展,是香港競爭力的重要基礎。《預算案》除了回應我一直以來的建議,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的「特別優惠措施」,以及寬減利得稅之外,亦特別提出支援中小企提升競爭力的措施,資助中小企應用資訊科技。有中小企本身無法長期聘請資訊科技人才,故此一直沿用傳統的營運方式,若然得到政府協助,將可提升資訊科技水平,提升生產力,加快營商效率。

鼓勵持續增值

維持本港競爭力的關鍵是人力資源,面對勞動人口減少的現實,既要重「質」亦要重「量」。資歷架構能夠鼓勵從事不同行業的市民,都能持續增值,提升自己的水平。社會不單止需要大學生,亦要有不同類別的工種,要知道部分「專業藍領」的待遇並不比從事文職工作的「白領」差,《預算案》提出從職業教育及培訓着手,應能吸引生力軍。此外亦應考慮在部分勞工短缺的工種,適量輸入勞工,為社會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結構性赤字尚未出現,我們應該把握當下,盡力去扭轉此趨勢,既應「節流」,亦要努力「開源」,只要「抓緊光陰一寸寸」,繼續促進經濟繁榮,提升競爭力,共同創富,香港人的生活一定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