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復甦防疫並進穩定社會前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受社會動盪與疫情影響,本港失業率攀升至十五年來的最高位;工商界與打工仔女都急盼防疫措施能逐步放寬,社會趨於穩定,令經濟重啟。政府今日起放寬部分防疫措施,為市民帶來曙光;惟北京近日又再出現疫情爆發,即使香港長期封關隔絕往來亦只是權宜之計,不利經濟復甦。在對抗疫情的持久戰中,特區政府需積極探討各種可行措施,將防疫與經濟復甦並行,令經濟與社會維持正常運作。

  最新公布的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五點九,是「沙士」以來的新高,失業人數超過二十三萬人;當中建造業、住宿與膳食服務業、運輸業、娛樂及康樂活動業等更是失業重災區。政府今日起放寬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限聚令由八人放寬至五十人,食肆每枱人數不設限制等,可算是回應了不同業界的訴求。疫情令市民積累了一定的消費力,加上父親節在即,相信食肆和零售等行業可及時受惠。

中港防疫措施得當有效

  疫情爆發至今,內地與香港的防疫措施得當有效,令疫情沒有大幅擴散。據報道,智庫Deep Knowledge Group收集了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根據隔離效率、政府危機管理效率、防控與檢測能力、衞生應急準備、區域復甦能力,以及緊急應對能力等六大標準,比較得出「全球疫情最安全區域」排名,內地與香港分列第七與第十三位,均屬於世界前列,加上內地民眾與港人已有較充足的防疫經驗和自覺性。因此,特區政府應考慮在條件成熟下重開連接粵港澳三地的口岸,並爭取設立三地的健康碼互認安排,爭取豁免有需要人士毋須強制接受檢疫,發揮三地聯防機制,促成三地在安全情況下實現跨境通行,方便市民往來,回復正常生活。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最近發表的二○二○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本港排名由去年的第二,下跌至第五。報告指,香港排名受到疲弱經濟表現和社會動盪所影響。加上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本港要經濟復甦不但難以一蹴而就,更需要社會恢復穩定的局面。這除了有賴《港區國安法》的落實,亦需特區政府修補社會撕裂,逐步恢復市民及投資者的信心。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