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強化憲法意識關乎香港未來(胡劍江) – 評論文章

為使香港社會各界對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相關法例,以及憲法與基本法共同構成的特區憲制秩序有更深切的了解,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共同主辦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今年的座談會以「憲法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探討憲法在治國理政、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所擔當的重要作用。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表示,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並分享了三點看法:憲法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法治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注入了強大動力;以法治精神和創新精神推動香港高水平安全、高質量發展。

實現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法治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強調「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準確了解憲法與改革的關係,推動香港在法治軌道上改革創新、由治及興,更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論及改革與法治的關係,憲法是必談之題。中央高度重視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重要作用,與時俱進,推進憲法制度實踐創新,取得一系列新成效、新經驗。包括設立國家憲法日在內的諸多標誌性舉措,都是在改革創新精神引領下出台的,是法治的成果,也是改革的成果。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也是引領香港參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實現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香港基本法就是根據憲法來規定特區實行的制度。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歷經困難和挑戰。實踐證明,只有維護好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的憲制秩序,才能保障香港在法治的軌道上,保持社會穩定,不斷推進香港向前發展,不斷改善市民生活水平。

同時,憲法也是推進國家改革開放和香港改革的力量源泉。特區政府依照憲法和基本法,不斷完善制度,推進變革,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和執行機制,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讓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香港只有深入理解憲法,把握好「一國」之根,發揮好「兩制」之優,才能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發揮創新的動能,開闢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一直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香港是全球唯一結合中國優勢及世界優勢的國際城市,香港擁有源遠流長的法治傳統、法律制度及金融體系建設,奉行簡單稅制及低稅率,亦是全國唯一一個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國際投資融資及商貿等範疇法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接軌。

主動作為以改革完善法治

對香港而言,「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舞台,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只有準確把握香港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中的定位,抓緊機遇,全力發掘新的增長點,才能為香港實現新發展,為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明法於心,守法於行。國家憲法日正是弘揚憲法,加深廣大市民認識憲法的重要教育日子。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將有益於增強青少年的國家觀念和國家認同。香港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證明,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堅持依法治港,維護憲制秩序,確保國家安全,同時銳意改革,主動作為,以改革完善法治,鞏固香港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的優勢,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再作新貢獻,為香港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刊於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