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於5月23日發表詳盡的研究報告,建議中央支持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下稱「大灣區自貿區」),以自貿區模式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進一步提升廣東對外開放水平,並為港澳注入更多發展動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報告指出,總體目標是將現行廣東自貿試驗區高水準開放政策的適用範圍,擴闊至粵港澳,實現市場要素自由便利流動;在功能定位上,推動廣東與港澳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領域全面對接,面向全球高水準開放。
打通經脈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2017年7月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為大灣區建設訂下合作目標和原則,確立合作的重點領域。經過數年實踐,多方面初步融合已取得重大成果,成績有目共睹。然而,由於大灣區存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推進深度融合遇上瓶頸與難點。
概括而言,初步融合的對象是貨,深度融合的對象是人。近幾年,大灣區區內多種商品的流通量和市場規模皆見飛速增長,但在以人作為對象的各種服務,包括過境、稅務、法律、醫療、培訓等,融合上仍存在一些窒礙。筆者認為有必要及早調整政策,打通經脈,尋找突破點,實現深度融合。
去年聖誕日(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旨在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大灣區的國際競爭力。《行動計劃》圍繞優化提升大灣區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市場整合水準,提出20項具體措施以及3項保障措施,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堅持互利共贏、堅持開放包容,並要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度,加快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
七大範疇 聚焦金融創科人才
建立大灣區自貿區是一項浩大工程,不能一蹴即就,必須抓緊重點,先行先試,經民聯的研究報告倡議可先從七個範疇着手,優化整合現有政策,帶動全面構建市場體系,當中金融、創科和人才是重中之重的三大環節。
金融方面,經民聯提倡以「前海金融30條」為基礎,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全方位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區內實施「單一通行證」制度,支持香港金融機構進駐內地,鼓勵優質企業在港上市融資,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為大灣區發展提供充足金融資源。
創科方面,則以河套合作區為平台,開通「綠色通道」,打通大灣區國際創科合作通道,同時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支持香港在北部都會區成立「國家實驗室」。這些舉措皆可助力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
創新發展除了吸「財」,還要吸「才」。人才方面,經民聯建議可擴大稅務優惠,並設立「外籍人才通行證」,此舉不單便利這些人才自由往來大灣區各城市,同時可吸引更多外資公司落戶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有利香港匯聚更多國際人才和資本。
研究報告還建議優化以下四方面政策。貿易:制定最短、最少、更開放的大灣區自貿區負面清單;法律:完善民商事爭議解決制度,全區實行「港資港法港仲裁」,制定大灣區通用的知識產權制度;人流:盡量減少人員往來限制,盡快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並擴展至大灣區其他城市;通關:創新口岸通關模式,實行24小時通關,全面實施「一地兩檢」。
壯大市場 力抗貿易保護主義
縱觀世界經濟版圖,粵港澳大灣區相對年輕,但「英雄出少年」,其經濟規模足以媲美另外三大灣區(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參看數據,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為1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已突破14萬億元,增長相當驚人。據官方測算,倘若保持現時的增速,粵港澳大灣區的GDP有望最快一年後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
現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產業供應鏈受到極大衝擊,全球貿易市場正面對莫大挑戰,我們必須用嶄新思維,謀求新出路。大灣區若能建立自貿區,除了可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還可憑藉新興產業開拓新興市場,抗衡美西方的保護主義。筆者深信建立大灣區自貿區,市場規模將以倍數擴大,發展潛力無限。
【知識庫】
大灣區發展有何成就?
飛速增長: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為1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已突破14萬億元。
貢獻巨大: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大約一成的經濟總量。
聯通世界:5年間(2018至2023)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總額達到37.34萬億元。
創新發展: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蟬聯全球第2位。
(*上述資料來自官方公布)
刊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