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工商改革推發展 潮起正是揚帆時(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在深圳召開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座談會上,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與香港工商界代表進行深入交流,肯定了工商界為香港繁榮穩定、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的貢獻,又對香港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香港發展給予最清晰的指南針。夏寶龍主任對工商界提出四大主要發展策略。

首先,建設好陸、海、空三個「港」。

中央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鞏固及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扮演好聯繫大灣區以及世界各地「雙門戶」角色。過去幾年香港航運業面對巨大挑戰。疫情過後的復常速度較預期慢。隨着機場第三跑道系統將於本月底全面啟用,我期望日後能容納更多航班,提升機場客貨運量。政府須加快敦促航空公司盡快恢復疫情前的航點和航班密度;引入獎勵安排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優先考慮重新啟動航班到香港國際機場。另外,政府亦要鼓勵航空公司開設對國家和香港經濟發展有貢獻的航線,例如「個人遊」城市直航航線,以及中東、東盟更多地區直航航線等等。

除此之外,香港要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建設綠色智慧港口提升競爭力。中國現時是航運及造船大國,香港的高增值專業服務,包括海事法律、融資、保險等服務都大有可為,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提升大灣區港口活力,同時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其次,推動創科發展,加大創科資源投入。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與香港毗連的深圳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創科發展的龍頭城市。特區政府要在制度和政策上不斷突破和創新,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務求令資金、人員和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更為暢通,並進一步推動創科發展,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落戶香港。

港深兩地合作推進於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港深創科園」。其中香港園區第一期預計要到2029年才有序落成,我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基建先行」,在園區基礎建設上,能夠配合不同產業發展需要,滿足產業對用地及基建的要求,並提升效率,加快工程進度,讓園區盡快投入運作,結合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為香港的創新科技引航,加速產業發展。

第三,加快旅遊業態升級,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線和263個島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香港南大嶼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極具生態價值,具有發展綠色生態旅遊,以及藍色資源旅遊的天然地理條件,不僅為發展生態旅遊提供基礎,亦可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惟發展旅遊,基建先行,交通配套住宿設施缺一不可。我支持在南大嶼增建碼頭,讓到南大嶼休憩旅遊的市民及遊客可透過水路方式前往,亦應增加前往有關地點的巴士班次,在水路和陸路完善交通配套。除了南大嶼外,香港亦有其他各具特色的島嶼,可以善用離島多元化的特色,推廣「跳島遊」,串遊島嶼,將南大嶼、梅窩、坪洲、大澳、長洲、南丫島等組成島嶼網絡,甚至多款路線以供選擇。

第四,面向海外講好香港故事。

香港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雙法雙機制」及完善選舉制度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環境,為經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令市民的人身安全得到更佳保障。然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死心不息,繼續炒作香港議題抹黑中國;海外人士單憑片面和偏頗的報道和社交媒體帖文,實在難以了解香港實況。

特區政府過往在「說好香港故事」的環節較為被動,往往都是有假新聞出現才急忙澄清。面對外部勢力持續對香港抹黑攻擊,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要發揮國際聯繫的優勢,積極舉辦各類國際交流活動,繼續邀請更多外國友人來港實地考察,親眼見證香港的活力與魅力。

潮起正是揚帆時,香港工商界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憑藉自身獨特優勢開拓進取、靈活應變。香港每一次發展轉型,都凝聚着工商界的心血。當外部環境不明朗、香港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工商界更應把企業發展同香港經濟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當好「領頭羊」。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