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立法會議員動議議案,促請特區政府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全力把香港轉型為綠色低碳智慧型社會。原議案連同本人動議的修正案都獲得通過,顯示社會各界十分認同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根據《巴黎協定》,各締約成員必須提出自願減排溫室氣體的目標,並且每5年進行目標檢討與更新,香港也應該配合國家履行締約成員的承諾,多管齊下,設法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不言而喻,相關具體政策措施必然包括倡導能源效益,推廣基建智慧化和綠色建築。以本港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說,發電大約佔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二,而接近90%的電力都是用於建築物之內。換言之,建築物所耗用的能源大約佔香港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60%。特區政府在2013年成立「推動綠色建築督導委員會」,就推動綠色建築制定實施策略。所謂「綠色建築」,是指能夠減少建築物對環境影響的建築作業模式,由建築物的選址、設計、施工、營運管理以及保養等環節,都貫徹善用能源和其他資源,並減少產生廢物和污染。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在2013年也推出了「香港3030」計劃,為全港建築物制訂一套降低耗電量的長遠方案,目標是在2030年或以前將全港建築物耗電量較2005年降低三成。
特區政府在啟德發展區設置區域供冷系統,是一個很好的試點項目,其能源效益較傳統氣冷式空調系統高35%,較獨立使用冷卻塔的水冷式空調系統高20%。在整個系統完成後,每年可節省高達8,500萬度電,相當於減少排放59,500公噸二氧化碳。該工程項目已在2011年展開,分三期進行。繼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於今年11月初通過撥款建議以進行第三期的餘下工程,隨後本人亦聯同委員會部分成員視察了該系統設施目前的運作情況和餘下建造工程的最新進展。該系統有助於將九龍東建設為低碳社區,特區政府日後可以進一步優化和推廣。本人亦多番促請當局,在落實其他新發展區時,應預先規劃各種通訊、管網、智能家居、綠色建築等軟、硬基建設施,並運用創新科技和大數據,就交通、醫療、環保和長者服務等作妥善規劃,致力打造綠色低碳的智慧社區。今年7月5日的立法會會議也討論了本人動議的「加快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議案,最終原議案連同5個修正案都獲得通過。我亦樂於見到特首今年增撥5億元,用於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完善配套落實減廢目標
特區政府也必須致力促進環保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本屆政府在推動創新科技方面的確較以往積極進取,《2018年施政報告》宣佈,在去年財政預算案預留500億元的基礎上,再投放280億元用於大學研究、再工業化、公共服務應用科技和加強創科氛圍等。我認為當局應增撥專項環保科研資源,推動設立「環保技術產業化及發展中心」,支援開發環保技術、審核新技術,以及促進跨地域的技術轉讓與合作。
為了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 – 2022》訂立的目標,當局應該完善各項配套,落實「減廢、回收、妥善處理廢物」的政策。政府應為回收業產業鏈各從業者提供經濟誘因,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時,政府亦需要支持業界完善回收物流網絡。對於政府擬議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配套措施是否到位,否則會導致非法棄置垃圾激增,造成「垃圾圍城」。
香港也應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積極推廣使用潔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歐盟曾訂定目標,到2020年時,陸路運輸要有10%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利用生化柴油、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等。本人曾多番向當局建議,一方面盡快制定長遠的能源供應策略,尋求一個可靈活應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更潔淨的發電燃料組合;另一方面應推動業界完善本港的廢食油回收系統、生化柴油生產和銷售渠道,並且優化政府綠色採購政策,帶頭使用生化柴油。
隨着經濟全球化,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天空下,要卓有成效地應對氣候變化,香港顯然不能單打獨鬥,理應推動區域合作,加快落實粵港澳在2012年6月一起發佈的《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作為促進大灣區建設的一項具體內容。大灣區相關政府部門和業界必須集思廣益,建立良好的社會生態系統,成立高層次的區域環保合作委員會,制訂互利共贏的合作方案,共建綠色、低碳和高科技的智慧城市群。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