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上周發布一項新的品德教育研究結果,建議中小學將品德教育獨立成科,引起學界熱烈討論。縱觀本港教育制度,並沒有某一科注重對莘莘學子的品德教育或個人素養的熏陶,而是將品格、道德及人生價值觀,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在中文、通識等學科中輕輕帶過,再配合工作坊、參觀等專題性活動,加強學生公民意識。
筆者想起去年四月,發生在本港某大學兩宗令人傷感和憤怒的校園迎新營(「O Camp」)欺凌事件,當中涉及性侵,不堪入目。而貴為高等學府,竟然發生這樣令人髮指的醜聞;筆者亦不禁質疑,校園文化包羅萬有,新鮮趣事屢見不鮮,但為甚麼一些庸俗、低級,甚至暴力、色情的東西卻被一些年輕人當成是趣味呢?
「無味毒氣」令青少年失道德底綫
這兩宗欺凌事件不僅令市民開始反思本港校園文化、「O Camp」文化的扭曲,但筆者認為,更值得反思的應該是本港教育制度在過去二十年出現了一些「無味的毒氣」,令青少年在中小學時期失去了大家認為必然的道德底綫。孟子有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無論是中、西文化都對品德教育有一定推崇,品德亦是一種學習的氛圍。過去香港二十年教育為何失去了對孩子品德涵養的要求,甚至只通過中文科的某些文言文教材就草草了事,對提升學生的道德涵養只隔靴搔癢。另一旨在培訓學生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的通識科,卻屢屢出現對思想尚未成熟的中學生,單向灌輸「只罵不立」的批判態度,一直為人詬病。對這一被定為必修科的公開試考核模式,學生的普遍評價是:「不用對知識有真正理解,只需知道如何考試。」
中小學生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處於重要的發展階段,而個人價值觀在這一時期的可塑性極高,因此中小學生的品德教育、人格熏陶尤為重要。社會絕不接受政府只顧增撥資源,卻忽視包括大學生在內的一眾學子「只有知識、沒有品格」,甚至「沒有知識、沒有人格」的現象。令一些教育界的害群之馬,可以利用通識科將一些錯誤的道德觀念灌輸給學生。
品德教育雖然無既定教育模式,如何在本港推行亦有待改善。但將通識科轉為選修科,並改善通識科的考核方式,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範圍及內容予老師及學生,至少可以確保學生的批判思維是基於正確的知識,且一旦改為選修科,即可「拆牆鬆綁」,令更有質素及訓練有素的老師掌教通識科,學生亦可因應興趣選修,而不用因考試而被逼學習,背誦根本無法理解或消化的散亂教材。令學生能騰出更多時間與空間作出合適的學習選擇。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