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筆者非常歡迎政府今年決定預留60 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改善海濱設施。本港海濱發展潛力巨大,筆者及一眾環保人士在過去10 年間鍥而不捨的建議政府在維港兩岸打造優美怡人的海濱長廊,因此筆者歡迎政府這一項政策。但維港海濱水質欠佳,海濱臭味難當更一直是維港兩岸海濱的痛處,在此建議政府應再撥款100 億元作為改善水質的基礎性投入基金,不要只顧着發展海濱設施這個「硬件」,而忽略了水質這個重要的「軟件」。
此外,政府公布將撥款1.5 億元,「支持非政府機構開發爭議解決網上平台,促進香港在法律科技方面的發展,鞏固香港國際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筆者對此感到十分欣喜,亦會在司法事務委員會上跟進,深化討論,並研究詳細落實措施。在大灣區規劃和「一帶一路」之下,涵蓋不同司法管轄區,必定會在某程度上產生法律爭端,要做大、做好,就一定要利用互聯網去建立一個高效、公平的紛爭解決機制,讓大家和而不同,吸納更多專業人士投入到法律紛爭解決機制的專業服務中,亦可打響香港的招牌,從而與新加坡等周邊地區良性競爭。
銀髮創業 政府不要只說不做
有讚就必有彈,政府早前經歷了長者綜援爭議,社會各界對政府研究政策發展銀髮經濟、支援60 至64 歲初老長者就業抱有期望。但今次預算案在這方面「捧蛋」,並無着墨。要發展銀髮經濟,鼓勵初老長者再就業,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做支持。希望政府在銀髮創業上不要只說不做,應認真考慮將「兩蚊全港搭」乘車優惠擴展至60 至64 歲長者,鼓勵健壯退休人士重投工作。政府應盡快設立「銀髮經濟發展基金」,不要單講研究未來基金。
大灣區政策須更具體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一整章的教育開支今年不翼而飛,並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打散至創科、科技研發等範疇作為散項。筆者認為政府只撥款大學以研究人工智能及醫療,忽略了人文科學及環保的研究。此外,政府一面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創業、置業,但卻忽略了如何支援真正在大灣區工作的人士子女的教育,及父母長者的安老福利問題。筆者衷心希望大灣區能為港人提供更大發展機遇,但在政策上必須更具體。此外,亦要認真研究錢和支援如何「跟人走」的大方向。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