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務實應對世界轉變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時光匆匆,轉眼已經來到二○一六年的尾聲,回望今年世界大事,可謂黑天鵝橫飛,歐洲恐襲陰霾瀰漫,六月英國脫歐公投出乎意料地獲通過,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言行出位的特朗普亦一路過關斬將,「爆冷」勝出。民粹和保守主義帶來的浪潮,衝擊着過去幾十年世界秩序,亦為各地經貿合作帶來不確定性,明年的政治經濟環境,將更具挑戰。

對香港的經濟而言,二○一六也是喜壞參半的一年,最新公布的失業率較年初預期為低,旅遊和零售業亦初見起色,大家都希望最壞時刻已過去。然而,經濟民生問題仍有待解決,縱使幾年來政府已大力增加土地供應,但住宅及寫字樓的價格依然高企不下,對市民生活帶來沉重負擔,租金成本亦限制了工商界的發展。

答不出「想要甚麼」

社會問題需要求同存異,亦要時間才能達致共識,然而有政客卻將市民的不滿,投射到管治之上,令每件事都變得政治化。出位的言行確實吸引大眾目光,但代價是令社會走向兩極化,分化社會。港人近年的生活環境確實有所轉變,但由原來的關注自身權益,被推動成本土主義,更甚是港獨思想,卻會使香港走上動盪不安的不歸路。

全球都出現一種「求變」的思潮,期望推翻現狀,但很多時只知道「不要甚麼」,卻答不出「想要甚麼」。變,是希望變得更好,而不是製造更多問題,令社會轉差。變,更應先尋找大家共同追求的核心價值,才理性務實地作出改善。翻天覆地的變化,或會帶來一時的痛快,但之後的發展,更可能是脫韁野馬,失控發展。幾年前,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追求社會制度的改革,人民憧憬更美好的生活,但直至今天,相關國家內亂不斷,流血衝突帶來死傷無數,人民流離失所,更造成歐洲移民問題。

不實言論謹慎分辨

在一年總結之時,我們既應珍惜今日所擁有的一切,也追求變得更好的方法。在二○一七年,期望大家能用理性務實的態度,拒絕情緒化的謾罵,在「後真相政治(post truth politics)」的年代,我們要格外留心以偏概全的不實言論,對抹黑批評要謹慎分辨,在具爭議的問題上,寧可以不變應萬變,也不要因一時之快,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