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優化租置計劃 推展大規模公屋重建(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究竟特區政府應否研究重推及優化出售公屋計劃呢?近日立法會曾就這個議題展開一番討論。我認為,在確保公屋供應穩定的前提下,這項建議值得當局認真考慮,但同時應推展大規模公屋重建,以增加公屋單位供應,完善置業階梯,並改善市民的居住質素。

完善置業階梯 改善居住質素

房委會於1991年8月推出「出售公屋予現時租戶」計劃,當時涉及7個屋邨經選定的11幢大廈,約有6,900個單位。然而,當時接獲的申請不多,並無任何一幢選定大廈的申請數目達到50%認購率而可予出售的門檻。

房委會於1998年再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其後,政府於2005年宣布,在推出第六期乙租置計劃後終止計劃。租置計劃現時涵蓋39個屋邨,居於這些屋邨內的租戶仍然可以選擇購買其租住單位。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約有30,000個租置計劃單位尚未售出,佔總數約16%。2023年6月,房委會決定恒常化出售租置計劃回收單位,將目標買家定為有綠表資格的人士,以及「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下的合資格申請人。假若在居屋或綠置居銷售計劃結束後仍有未售出的租置計劃單位,會在其後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中出售有關單位。

居民廉價購公屋 可增歸屬感

2023年施政報告也提出延長資助出售單位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隨後,房委會通過了資助出售單位按揭的新安排,包括將最長還款期由25年延長至30年。這些措施無疑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置業的市民,以及加快租置計劃單位的流轉。

經民聯一向重視香港的房屋問題,曾多番向特區政府建言獻策,提倡多管齊下加快土地及房屋供應,並進一步完善置業階梯。在確保樓價穩定的前提下,當局應積極考慮重推租置計劃,讓公屋租戶以低廉價格購買單位,提高市民歸屬感。特別是政府計劃中幾年後公屋建屋速度會加快,建屋數量會提升,輪候公屋時間會縮短,就有條件重推租置計劃。

同時,經民聯強調當局應推展大規模公屋重建,包括設立公屋重建的關鍵績效指標(KPI),爭取10年內啟動重建全港的老舊屋邨。事實上,39個租置屋邨中超過一半屋邨的樓齡達35年或以上,部分單位只有100餘呎,隨着樓齡增加,單位和配套設備亦逐漸老化。當局通過大規模重建的契機,不但可以地盡其用,盡用地積比,放寬高度限制,增加單位數量,還可以提供更優質和更大面積的單位,徹底改善樓宇品質,增加市民購買單位的意慾。

爭10年內 啟動重建全港舊屋邨

此外,我認同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以免偏離提供公屋是為低收入家庭解決住屋問題的政策原意。不過,對於有意見認為,若要防止引起炒風,政府應規定出售公屋計劃下的業主,只可將其公屋單位售予房委會。對此項建議,我是有保留的,若然對計劃下的業主轉售單位增加額外的限制,既無助於有實際需要的住戶換樓,也會減少居民購買的誘因,均不利於長遠增加單位的流轉,亦有違物業市場自由調節的基本原則。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736324/%E5%84%AA%E5%8C%96%E7%A7%9F%E7%BD%AE%E8%A8%88%E5%8A%83%20%E6%8E%A8%E5%B1%95%E5%A4%A7%E8%A6%8F%E6%A8%A1%E5%85%AC%E5%B1%8B%E9%87%8D%E5%B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