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制訂清晰的教育內容和行動指南,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加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等。
最近發表的施政報告,在愛國主義教育着墨也相當多,推出了積極有為的舉措。特區政府可透過以下方式,深入廣泛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要更深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增進市民對國家的感情和認識,就應從歷史教育入手,既要讓學生認識中國古代歷史,亦要清晰認識執政黨自建黨以來至今的奮鬥歷程和歷史脈絡。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難。在此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誕生,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使命和初心,團結帶領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創造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引領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為香港帶來長期繁榮穩定和最佳制度保障。
新一代需要更深刻認識國家和執政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正確認識此歷史脈絡和歷程,方能更自覺尊重和擁護國家的根本制度。親身體驗是更深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的感情和歸屬感的不二之法。內地不同城市,都舉辦過模擬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活動,而本港過往一直舉辦模擬立法會活動。當局可研究借鏡模擬立法會活動,舉辦模擬全國人大常委會活動,讓學生模擬參與制定和審議國家立法工作,設身處地了解國家制度,沉浸式體驗國家制度的優越性、先進性和民主性。
安排學生到內地交流考察,了解國家發展,只是第一步。要更有效讓新一代了解、認識國家,就應鼓勵他們親身體驗內地生活。疫情過去,不論男女老少也喜歡北上歡度假期。除了旅遊外,家長也可適當安排時間,例如在暑假帶子女到內地居住一段短時間,近距離體驗當地生活和文化,以生活角度感受國家一日千里的發展,自然能強化對國家的感情和認識。
施政報告宣布,特區政府將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愛國教育其中一大層面,是增進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事實上,時裝正是跨領域的文藝載體,近年內地流行「國潮風」,中式服裝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承載着二千年的民族工藝和美學,內地擁有許多非常具經驗和技藝的裁縫,這種裁縫工藝也是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區政府宜加強以時裝作為載體,軟性推廣和弘揚中華文化,舉辦更多與中裝有關活動,以及鼓勵官員在適當場合穿着中裝出席活動,引起新一代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相信在國家支持和政府積極推動下,社會各界將更團結地,使愛國主義教育更深入和廣泛地開展,培養新一代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培育他們成為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