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去年「適應復常」的局部復蘇,今年香港旅遊業在「日夜都繽紛」與「盛事經濟」的加持下,迎接五一黃金周的到臨。在本地,社會大眾知悉特區政府積極刺激香港的夜經濟,希望重建繁華的夜市和熱鬧的酒吧街聚攏旅客,而另一方面旅遊服務界、酒店及餐飲業雖然仍然在頭痛人手不足的問題,但情況已經略有舒緩。據旅發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內地訪港旅客佔總訪港旅客人次78.7%,而同時期內地旅客人次只恢復到2018年約52.4%,下跌超過2,400萬人次。這說明內地旅客短期內,對香港旅遊業復蘇仍是重要基石。所以即將來臨的五一黃金周,業界必須要做得好,以期成為口碑以爭取國家開放更多省市一簽多行來港。
正面因素一:抵港航班增加
抵港航班在去年年底仍然處於運轉不暢的困局,但見今年首季香港國際珠寶展、巴塞爾藝術展等國際知名盛事在港舉辦,香港航空業適時增加人手並帶動增加班次,成功帶動抵港旅客增長。比如龍頭航企國泰客運量在今年首季達到540萬人次,國泰亦表示近期已聘得5,000名職員,可積極重建航班數量及網絡,預計今季運力可回復至疫情前8成,可謂為香港旅遊業界重新打開迎客門戶。據悉,國泰計劃在五一期間增加200班往來內地航班,這亦讓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預期,今年五一內地來港旅客有望增長3成。
事關早前國務院批准增加陝西西安和山東青島為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旅客可獲簽發往來港澳個人旅遊簽注在港澳逗留最多7天。筆者認為,這次五一亦可通過入境數據分析,觀察內地旅客群體有多少來自這兩個城市,以了解政策成效。估計中央會以五一假期香港接待能力試水溫,從而評估如何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赴港。
正面因素二:特色體驗
亞洲美食之都一直都是我們的生招牌之一。縱觀世界各地的夜市經濟,以小攤方式的形式聚落,最能吸引遊客到訪消費。港式小食除了蛋撻、奶茶以外,車仔麵、生菜魚肉、碗仔翅等可為主食的食品亦可成為膾炙人口的香港地道品味。
而在夜繽紛系列活動中,廟街明顯相對成功的原因,在於小攤食肆才是旅客喜聞樂見的新興體驗。結合地區特色,廟街的推廣項目營運期將延長至今年12月,位於牌坊位置的「食聚廟街」亦推出新小食,包括手打檸檬茶、冰糖水果串等。旅發局亦為項目推出第二輪宣傳,擴大特色燈籠布置範圍至現時零售攤檔部分,令燈籠布置延長至約300米,增加打卡感。這種針對「特種兵旅遊」或「小紅書先食」的旅客群體宣傳,希望能延長旅客留港時間,無奈是否所有旅客也能受惠。
隨着國際旅客逐步回歸,而另一邊中環傳來享負盛名的地標酒吧卻陸續結業,未免諷刺。作為美食之都,這些標誌性的天台酒吧是一直以來與國際時尚、文化、音樂主題並行共生,當局需要慎重綜合考慮香港多元的夜消費、夜經濟新定位,在改善各區夜市的安排的同時,讓華燈點點的酒吧夜遊體驗重新回歸,也是非常重要。
自身挑戰一:香港未彰獨有文旅特色
香港必須更深入了解目前市場動態,與及旅客的消費喜好,將資源精確投放。眾所周知,疫情後的內地旅客外遊習慣已有明顯轉變,而本地旅業以外的行業仍然坐等政府推廣舊式旅遊的思維,以往旅客來港必然是「食住買」的思路作計劃,促進旅客來買名牌。目前香港旅遊市場,特別是文化遊市場有很大空間開拓內地客源。
其實,「特種兵式」內地旅客的出現已非新鮮事,這群新興來港文化深度遊的旅客較為年輕、體能較好,具有「不過夜」的意圖,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留港消費甚至留宿,就需要香港「發掘自身的獨特人文和自然環境的潛力」。香港西九文化區營運已有一段時間,兩大展館亦已落成,「地標」雖好,但似乎欠缺綠葉扶持,香港仍然未能建立主打的文化主題活動吸納旅客,如何做好中外藝術文化交流中心,在外人眼中為瑰寶的香港八、九十年代流行文化,卻在香港對外銷售時較少提及。對比內地城市大推深度文化遊,香港需要結合業界做些文化拼圖、組合新的產品,加強發掘香港基礎條件的優勢。
自身挑戰二:針對旅客的宣傳要更精準
觀乎「藝術三月」,有訪問報道指出,旅客只知有免費派發雪糕所以排長龍,但對於政府推動宣傳而安排的免費乘搭電車和天星小輪就不太清楚。又比如金庸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雕塑展、「藝術@維港2024」這些安排與管理,旅客也是主要到港後才知道。筆者認為,既然局方有意以盛事作引流,就應該更早、更精準向旅客發放資訊,讓旅客及早計劃行程。
筆者知道,特區政府已經較疫情前更積極對外推廣香港,並想方設法吸引更多旅客回流,比如宣傳工作方面,旅遊發展局透過不同平台,針對指定客群發送度身訂造內容,全力吸引大灣區旅客「來港消費」,亦會邀請內地知名博主來港分享親身體驗,以招徠旅客。然而筆者特別想帶出呼應前文的一個重點,就是「發掘香港自身的獨特人文和自然環境的潛力」,有關部門亦應該往這一個方向去想、去推動。
總而言之,今年已比去年好。誠如習主席表示曾於2022年視察香港時言道,「未來五年,香港面對的機遇和挑戰並存,但機遇大於挑戰。」我們旅遊業界在這個五一,也要爭取機遇奮進,且心存希望。
原文刊於 : https://apps.orangenews.hk/app/common/details_html?contentId=121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