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一四年,冬日的陽光照遍大地,帶來好的兆頭!在此祝願各位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回望過去的這一年,有巨鴨訪港的歡呼,有H7N9的陰霾;有限奶令的風波,有樓市出招的辣味。二○一四年,又會是怎樣的一年?
營造有利營商環境
特首梁振英上任後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快將出爐,社會對這份《施政報告》,有着不少期盼。我則期望《施政報告》既有短期的紓困措施,也有長遠的經濟發展藍圖。
事實上,美國聯儲局早前宣布,將從明年開始削減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啟動退市程序,令到外圍經濟環境更添變數。
特區政府必須營造有利營商環境,紓緩中小企業負擔,並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以穩住香港的經濟。
過去一年,不少研究均指出,香港的競爭力有下跌迹象,其中最低工資對本港勞工市場以至整體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社會早有討論。勞工團體對新一份《施政報告》有不少訴求,但作為負責任的政府,研究各項政策時必須深思熟慮,要顧及中小企的承受能力,以至對整體營商環境的影響,避免推出有可能衝擊香港經濟的政策。
當然,要提升競爭力,香港必須加強自身優勢。經民聯早前就《施政報告》向特首提交了二百多項建議,內容涵蓋加強支援中小企、擴大中產人士比例、培育年輕人才,以及促進金融及經濟發展等,我希望政府能夠認真考慮。
紓緩中產人士壓力
至於短期的紓困措施,政府過往派糖,中產人士實在受惠不多。我們建議政府增加供養父母、子女及新生嬰兒的免稅額,並增設住屋免稅額,以及實施醫療保險稅務優惠,以紓緩中產人士的壓力。
在全球一體化下,區域經濟合作已是大勢所趨。粵、港、澳三地有整個廣東省作為經濟腹地,地理上接近東盟各國,如果可以善用各地本身優勢,並互補不足,將為三地帶來更好的營商環境。
因此,香港應該全力爭取國務院同意,設立粵港澳自貿區,締造三地互利共贏。
當然,今年的焦點,必定離不開政制改革。在現時社會對立和猜疑風氣下,要突破政改僵局殊不容易。因此大家都要拿出誠意與勇氣,就政改問題坦誠溝通,建立互信。二○一四年,將會是不一樣的一年,結局,由你改寫。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