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四個看」強化立法會角色(胡劍江) – 評論文章

日前,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應邀出席立法會午餐會並致辭,對立法會工作作出了積極肯定:一是立法會審議通過相關重要法案,推動立法領域有力落實香港維護國家安全職責,踐行「愛國者治港」誓言;二是立法會重回理性務實正軌,首個會期審議通過政府法案相比上屆數量增加42%,通過撥款申請涉及金額增加143%,特區政府因而能全力推行一些有利於香港長遠發展的政策舉措;三是立法會議員與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官員在答問會、前廳交流會等場合深度互動交流,充分展現「愛國者治港」原則下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動,體現了香港自己的民主制度優勢,體現了「新選制好」、「愛國者能」的堅定結論。

當前香港「治」和「興」的基礎仍未穩固,外圍形勢仍不明朗,各種深層次矛盾有待突破。新一屆立法會開了一個好頭,但很多工作仍然需要改進和增強。因此,筆者十分認同鄭雁雄主任提出的「四個看」,為提升立法會角色,為議員更好履行職責,提供重要借鑒:

一是登高望遠看大局。立法會議員既要看到世界變局,更要看到香港有新局,理解「香港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在識變應變求變中實現自我超越的歷史」,從而對香港的發展有信心有定力。議員們更要深入了解社會各界的民情,齊心協力,用更好的大局觀念、更大的擔當情懷、更強的監督意識和更遠的前瞻理念,履行職責和義務。

二是以民為本看擔當。堅持「貼基層、接地氣,積極為民發聲」的作風,推動政府幫助市民解決實際問題,以「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到」的施政成績取信於民,積極為他們爭取利益。

三是理性務實看監督。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監察政府工作,這個監察功能不能放鬆,除了要指出問題,更要提出建議。以往的立法會,一度被反中亂港勢力「騎劫」,反中亂港議員拖延議事、癱瘓議會,以致香港經濟民生等各項發展大受影響。如今,立法會議員與行政長官等特區官員在答問會、前廳交流會等場合深度互動交流,並聯合訪問大灣區內地城市,充分展現「愛國者治港」原則下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動。這些轉變都是因為國安法的頒布實施,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帶來的,成效有目共睹,所以立法會今後需要繼續發揮其監督政府工作的作用。

四是和衷共濟看未來。議員需要發揮代表性強、聯繫廣泛的優勢,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激發一切可以激發的活力,不斷發展壯大建設香港的積極力量。在新選制下的優質民主進一步彰顯優勢,現任立法會更具廣泛代表性和均衡參與性,視野不能再微觀局限於選民,而要宏觀地顧及社會各界,必須敢於直視解決深層次矛盾,並善用質詢、辯論等監督施政。

鄭雁雄主任重申,中聯辦的主要角色依然是聯絡服務,一方面為傳遞中央聲音、落實中央決策服務;另一方面為中央知曉各方意見、掌握各種情況服務,願與立法會議員一起努力,共同推動香港由治及興。

原文刊於 : http://www.takungpao.com.hk/opinion/233119/2023/0719/87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