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第一階段政改諮詢於五月初結束,下一步政改將進入關鍵的「五部曲」階段,由行政長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建議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是否需要進行修改,有關步驟預計可於七月進行。
正當香港穩步朝着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進發,「佔領中環」運動卻篩選出三個包含「公民提名」元素的方案,並將於本月底舉行所謂的「民間全民投票日」,更開天索價,威脅若選出的方案不被特區政府採納,會在必要時採取公民抗命,把「佔中」付諸實行。
假借民主之名推動「佔中」
經民聯已多番指出,《基本法》和人大常委的決定已為政改確立清晰的制度框架,任何繞過法律的政改建議和行動,均無助鞏固未來選舉制度或香港社會各界凝聚共識 。但「佔中」運動發起人不顧工商界和廣大市民的反對意見,執意推動「佔中」,不但為落實普選增添變數,更有機會進一步把政改進程引入歧途。
他們假借民主之名推動「佔中」,推動不符合《基本法》的「公民提名」方案。更可笑的是,選出三個所謂公投方案均有「公民提名」元素,溫和方案全部落選後,不但被市民質疑這只是一場小圈子選舉,泛民內部亦出現分裂,互相指責,有泛民代表更聲言月底不會投票。
事實上,「佔中」發起人多番修改投票日的規則,在三個方案以外又加入原則性問題,意圖推高所謂投票率乃至「佔中」運動本身的認受性,卻又不敢正視棄權票或白票數目所反映的民意,證明運動的政治邏輯和理據薄弱,亦顯示運動至今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和授權。
儘管「佔中」發起人標榜「愛與和平」,但完全漠視運動失控的可能性,以及社會各界的憂慮,實乃不負責任;從近日「佔中」運動的多番變動,又被少數激進派騎劫,正好看到運動發起人完全無力駕馭參與者的取態和行動,一旦有參者與使用暴力,引發動亂,可以想像這班「佔中」發起人完全無法控制場面,只能眼睜睜看着一場警民衝突爆發,甚至流血收場。
人均GDP被新加坡拋離
假若「佔中」運動繼續漠視和排除社會大多數的意見,堅持一貫的抗爭手段,香港將為政改失敗賠上沉重代價,根據全國人大常委的決定,若二○一七年無法落實普選特首,即意味二○二○年立法會選舉也無法落實普選,屆時雙普選落空,「佔中」者早已鳥獸散,只是香港人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有雙普選?
香港的經濟成就得來不易,但由於政治環境等因素,近年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有下滑迹象。二十多年前,新加坡GDP只是香港的一半,而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二○一三年數據顯示,新加坡全年人均GDP約為五點二萬美元,香港則為三點九萬美元,香港早已被新加坡「爬過頭」,新加坡的全年人均GDP已較香港高出三分一!這些數據無疑已向香港敲起了警鐘。
或重蹈泰國希臘覆轍
故此,「佔中」運動不但會令香港的政改進程脫軌,更有重蹈泰國和希臘等民主政體覆轍的風險,令社會陷入進一步分裂,甚至影響香港內部經濟及經濟活動,為香港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難以量化。
香港人對普選有清晰的訴求,就是二○一七年通過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殷切期望在落實首次普選行政長官之餘,亦可繁榮香港經濟、安定民生、完善管治,更不希望與中央對抗。
香港人應有務實理性的選擇機會,就政改方案「搵條路畀自己行」。
(刊於 星島日報)